問題少年,這個字眼深深戳痛了每個家長的內心,而大多數現象表現在,跟自己的朋友以及小伙伴泡在一起,談戀愛、上網成癮、大手大腳的花錢、不去上學,辱罵家長,打父母,經常夜不歸宿,要不到錢就會大吵大鬧更有甚者會對父母親人大打出手,家長都不知道怎么辦。
在當今社會這種現象很普通也很常見了,在當今社會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對于問題少年的心理教尤為重要,因為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基本來說還不夠成熟,問題少年學校研究表明問題少年的表現如下:
1、問題少年的心理特點有自卑、自私、沖動、厭世、哥們義氣、盲目等。問題少年一般學習都特別差,老師也不喜歡他們,加之同學也看不起他們,他們也有尊心,因此深感自卑。問題少年由于經常來自家庭和家長的斥責和奚落使他們對人生也感到莫然,由于沒有人生目標,他們大多久而久之形成了悲觀厭世、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
2、問題少年的行為表現為:易怒、脾氣暴躁、攻擊性強、暴力傾向嚴重、狡猾難對付、喜歡耍小聰明、做事不夠老實,做事又很簡單。行為表現又很幼稚不成熟。就在我身邊就發生過這么一樁事,一群問題少年為了教訓一下他人,結果就綁架了受害者,由于忍受不了痛打,受害者選擇了跳河逃跑,最后由于水性不好加上體力不支淹死。還有一起是兩個初中生由于口角,其中一名學生一時激動,抓起水果刀揮過去,正中另一名學生脾臟,導致失血過多搶救無效。因此問題少年做事沖動、不計后果。
對于問題少年的教育,尤其是心理教育是一項系統教育,既有學校方面的教育,也要有家庭方面的教育,問題少年學校認為只有學校和家庭共同教育才會有一定的效果。
如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問題少年,然而問題少年不是天生的,它源于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家庭教育,方法不當,很容易使得孩子淪為問題少年。促使孩子成為問題少年的家庭教育表現如下:
1、家長常會打罵孩子,有的家長由于文化層次及修養比較低脾氣暴躁,孩子一不聽話就打罵、體罰,久而久之成為一種教育習慣。再有一種就是家長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無處發泄,回家也喜歡拿孩子出氣。很多少年經常虐待小動物,欺負同學,形成沖動人格,大都出自這樣打罵的家庭。
2、放任自流。有的家長脾氣溫和,但由于工作忙,很少能抽時間出來關心孩子,孩子成為調皮搗蛋的人后,又沒有好的方法管教或管教不了放任自流,最終導致成為問題少年。
3、父母的管教態度不一致。孩子不聽話,父親在嚴格教育,而母親卻在一旁護短,或者剛好角色互換的情況下,往往弄的父親/母親左右不是。有的夫妻喜歡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也不回避孩子,不舒服就吵,甚至有些家長都到了相互挖苦對方的田地,孩子面對這樣的父母及他們露骨的話,自然不會學好。喜歡罵人的家長孩子也會是一樣,同理喜歡打人的父母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孩子的種種行為都是從父母那里學來的。
4、父母單獨教育孩子的弊端。有的父母離異或長期分居兩地。父母單方面教育孩子,會導致孩子產生很多問題。
問題少年學校最后總結一下:多給孩子一些關愛和鼓勵,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和溫情,從細微的地方去觀察和引導孩子,同樣是我們的孩子其實更多的時候要學會轉換角色,成為孩子最好的朋友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