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小雨(化名),女,14歲,來自湖南郴州。
父親因其轉變教育,也萌發過逃跑意識,但是24小時被盯著的她只能在嘗試過幾次后作罷。經過心理輔導老師一個星期的心理疏導,小雨才開始接受現狀并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
問題分析:
小雨大部分時間與舅舅舅媽住在一起,父母長期在外打工,沒有時間關注小雨的成長,父母平時也很少聯系小雨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剛上初中時成績馬馬虎虎,到了初一下半學期后可能由于學習任務加重,學習難度加大,導致學習成績很不理想。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了網絡,之后開始在網上尋找寄托并因此開始網戀,厭學思想也越來越嚴重,不久之后還出現了逃學現象。舅舅舅媽聯系了其父母之后,父母曾多次趕回家教育并嚴加管制,小雨抵抗情緒越來越重,在送到湖南叛逆少年管教學校之前選擇離家出走。
輔導方案:
1、學校在經過研究后決定,對小雨采用認知療法,以此改變孩子的認知,從而消除孩子的自我中心思想,通過心理輔導老師的引導教育,幫助其對自我形成正確的認識。同時在湖南叛逆少年管教學校接受封閉式教育,與家庭隔離。在新的集體里,缺少了在家里的“特殊”地位,能夠讓其知道自己其他人都一樣,是平等的,沒有特權。
2、進行正確的人生觀、戀愛觀教育,通過心理輔導引導其樹立遠大理想,找好自己人生的坐標。啟發她正確認識自己的行為,教育其要懂得自尊、自強、自愛、自立,要懂得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讓她知道,早戀固然不妥,但一旦發生早戀,也并非是做了什么壞事。一個人愛別人和被愛都是一種非常幸福的事情。只是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正處于求學時期,不具備處理戀愛、婚姻的條件。
輔導效果:
在我們湖南叛逆少年管教學校的軍事教官和心理輔導老師的不懈努力下,她在思想認識上產生了很大轉變,也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情感波動對自己學習的害處,也逐步端正了對自我的認識,也能漸漸控制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