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劉陽,男,15歲,初三學生。品學兼優,是家人的驕傲,是學生的榜樣。初二開始,逃學上網,流連于網吧而不學習,甚至不回家。父母、老師教育都無明顯效果,家人為此操碎了心。曾連續一個星期在網吧上網不愿回家,還與父母打起來了“游擊戰”,不想被父母帶回家,期間換了幾家網吧。后在民警的幫助下在一家網吧被發現,被父親強制拉回家,父子間爆發一場激烈的沖突,劉陽離家出走,無奈下,將劉陽送到了湖南戒網癮學校。
初期記錄:
通過我校的了解得知,劉陽是獨生子,家庭條件不錯,父母都將對其期望很高,雖有時管教嚴厲,但總的來說父母對劉陽溺愛有加,花錢也大手大腳,生活習慣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
劉陽是被父親綁著送到湖南戒網癮學校的,剛來的時候抵觸情緒很嚴重,時常沉默,甚至對老師惡語相向,拒絕心理老師咨詢。對此,學校對劉陽的改造暫時冷卻了一段時間,但是老師還是會經常性的與他進行交流溝通,在老師的幫助與同學間環境的感化下,漸漸融入了集體生活匯總,在訓練學習中也能夠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最重要的是,樂于溝通,積極將自己的苦惱、想法跟心理老師訴說,誠心聽老師的分析和意見。
專家分析:
湖南戒網癮學校心理專家分析,從小成績優秀,家人對劉陽不合理的高期望值,使劉陽倍感壓力,對學習的興趣在這種壓力下被慢慢磨損,厭學情緒滋生,叛逆意識在歪曲著發展。這是劉陽沉迷網癮,與父母對抗,甚至惡語相向的原因所在。他實際上走了一條特殊的情緒曲線:為了迎合家人的高期望值,認真學習——厭惡學習——厭惡家人——逆反——沉迷網絡。
矯正:
針對劉陽的問題,我校心理老師聯合制定了輔導策略,決定從心理干預入手,幫助其走出心理輔導,走出網癮誤區,一方面,鍛煉其抗挫能力,通過登山、競走等方式使其養成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的心理,另一方面,通過心理輔導,使其學會從心理層面上進行自我激勵,提升其自信心。同時價值觀重塑,使劉陽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學習是為自己而學而不是為父母老師耳穴,這樣,劉陽就不會因為學習成績的被動而承受著太大的壓力。
與此同時,我校還和家長進行了溝通,讓家長及時能夠了解孩子的情況,并配合學校進行輔導教育,在學校與老師的積極幫助下以及劉陽的主動配合下,劉陽走出了網癮。
轉化效果:
通過湖南戒網癮學校六個月的特訓生活,劉陽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生活自理能力增強;改變了以前看問題的偏執看法,有了一定的承受挫折和忍耐吃苦的能力;擺脫了對網絡的依賴,對學習的態度有了新的認識,對自己原來的學習態度有較深刻的反??;懂得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