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上高中后脫離了父母的約束,加之學習壓力過大,經常在網吧上網玩游戲。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總是想起游戲畫面,放假總是將時間花在上網玩游戲上,無法控制自己。其父親將其送到送到青少年特訓學校進行特訓教育。經過半年的培訓輔導,如今他已經戒除了網癮,并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規律,同時在文化老師的補習以及通過自身的努力下,趕上了落下的課程,現如今已回家繼續自己的學業。
基本情況:
張洋,家中獨子,父母經商,家庭條件不錯,但父母較忙,平時與他交流的機會少,在教育上,,父親相對來說比較嚴格一些,而母親則比較溫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統一。張洋較為內向,不善交往。其主要問題在于自控能力稍弱;上網成癮;作息不規律;有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
輔助計劃與實施:
一、整體計劃
1、采取三位一體的輔助方式,與父母積極配合互動,了解其性情與興趣愛好,建立有效的監控系統。
2、通過半軍事化的訓練培養其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糾正其晝夜顛倒的生活方式;
3、日常鍛煉與學習相結合,相互間不斷互補。
4、輔導原則
(1)耐心細致,運用認知療法,加強他自身的心理品質與自控力。
(2)父母和兒子共同參與輔導,縮短他們的距離,加強家庭內部成員的溝通。
(3)加強心理疏導,培養張洋開放的性格,同時加強在學習、生活等方面訓練和學習。
二、轉化策略實施
一方面,加強心理疏導,強化其余父母的日常交流,通過書信的方式將自己平常的生活狀態、心中所想等告訴父母,或者通過寫日記進行傾訴。另一方面,通過軍事訓練、內務訓練、行為訓練軍事化性質的訓練培養其自控能力和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另外,通過感恩教育的學習使其理解父母的愛,認識到上網成癮對家人對自身的傷害。再就是進行自控能力教育訓練,增強其體質,通過生活體驗,展開親情教育和思考。增強其意志力,健全自己的人格;提高自身能力的建設,幫助樹立自信心,正確看待當前自己所要面對的問題,培養科學的思維,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感,所作所為,并在意識中達到知、情、行的整合協調。
三、策略實施的效果評估
第一階段:這是指孩子初到青少年特訓學校的一到兩個月的時間。這一階段上,主要從心理疏導、環境適應、行為習慣等方面進行督導教育,并為其下一階段的訓練和學習做好準備。
首先在心理上,采取一對一面對面的心理輔導方式,平時心理老師與孩子吃住都在一起,孩子遇到任何的困惑老師都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并幫助孩子。這一階段,幫助張洋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合理的去引導他改正其缺點。在這一階段,也是孩子在陌生環境最思念父母的時候,通過讓張洋給自己的父母寫信、寫生活日記等方式喚起他對自己的反省。同時運用認知療法,使其逐步認識并改變自己的認知,認識到上網成癮的危害——不但影響了自己的學業,也影響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更加影響了和爸爸媽媽的關系。其次在行為習慣上,通過軍事拓展訓練,強化其意志力。經過一段艱苦訓練,張洋不僅學會了洗衣服做飯等以前在家都不會做的事情,同時也改進了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
第二階段:這一階段通常是指孩子在特訓學校待的第三到四個月的時期。這一階段主要是為了鞏固與強化上一階段取得的效果,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在心理和行為上:的心理老師與軍事教官繼續強化孩子的在第一階段的訓練成果。經過上一階段的改造適應,張洋已經能夠主動配合老師與教官的輔導和教育,并且能夠主動地完成教官安排的任務,并通過寫信與電話增強與父母的溝通。另一方面,學校會安排各種各樣的集體活動,包括登山、籃球賽、野營野炊等,使其學會珍惜、關愛、團結、感恩,
第三階段:這是最后一兩個月的輔導階段,主要包括文化課的補習、對自己未來的規劃等。其實文化課的補習是貫穿于學員在學習過程的始終的,只是前一階段主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段:觀、世界觀與價值觀,這一階段將對孩子文化課程的補習更加的細化,增強其對學習的興趣與信心。另外,使其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如張洋喜歡上網,那么的老師會根據孩子的這一興趣引導孩子以后可以做一位軟件編程師,開發游戲軟件等,但是前提是必須得努力學習,這就能夠較好的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回到學習的正確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