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被送到湖南青少年管教學校的時候,在接待室里其父母會說這樣一翻話。
我們辛辛苦苦,每天都兢兢業業的工作,賺錢供這個孩子的一切用度。而且從小到大,每天都是做父母的我們去幫助孩子做這做那。從孩子的起居生活到孩子的學習輔導,從孩子的日常生活到孩子的興趣培養,都是我們一手操持打理。但是孩子對于我們還是沒有一點感情,對我們所做的一切熟視無睹。而往往說到這時候,這些孩子一臉倨傲,顯得絲毫不領情。那種感覺就是父母做的一切都是自找的,而不是他要求他們做的。
很多時候,父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單純的體現在幫助孩子處理大小事務。而父母們并沒有找到適合的方法去將自己的愛傳遞給孩子。在孩子的內心,他們只會認為自己并沒有得到真正的父母愛。那么,究竟該怎么去傳遞作為父母的愛了?
就湖南青少年管教學校教育專家謝老師表示。首先,要讓孩子意識到,做父母的為孩子付出是快樂的。其實,付出相比得到而言更加使人快樂。因此,在父母為孩子做事情的時候,應該帶著快樂的心情,并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快樂。也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認為自己的父母是愛他們的。相反,如果家長將為孩子做事情視作是一種苦差事,那么孩子就會將自己視為父母的負擔而產生內疚感。久而久之,這種內疚感會逐漸轉變為理所應當,孩子對于父母也會逐漸走向冷漠。
其次,父母的愛是不會計較回報的。但是每一個父母還是會希望得到孩子的感激和感恩。但如果將這作為要求孩子回報的條件,愛就會變成了孩子的負擔。不但不會得到孩子的半分感激,反而會讓孩子產生叛逆,激發孩子內心的反感和厭惡。
最后,對于幫孩子做事情而言。作為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不但不能包辦,反而應該督促孩子自己做事情。當然,培養孩子獨立自主不代表不能幫助孩子處理事情。反而是要同孩子交流,要從孩子內心的需求出發。有需求,也只能由大人完成的就肯定要做。很多孩子對于父母包辦自己的事情感到煩躁的原因正是很多事情其實并不需要父母去做。所以,父母愛孩子,當從其內心需求出發。而不是包辦一切。
在家庭教育里,有很多機會讓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愛。比如當自己的母親過生日,那么父親可以同孩子一起為母親準備生日禮物等等。孩子對母親的愛就可以從生日禮物中體現出來,這種愛并非是一句我愛你,它來自于孩子的一言一行。因此,只要注意培養,掌握好的方法,孩子一定不會同父母冷漠。